近日,渝万高铁双流村隧道顺利贯通的喜讯传来,令人振奋。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,不仅意味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,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铁路建设的“速度与激情”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,渝万高铁宛如灵动的针线,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,用钢铁动脉串联起沿线群众的幸福生活,以真抓实干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。
攻坚克难,尽显中国基建硬核实力。全长252公里的渝万高铁,需穿越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川东褶皱带,桥隧比高达88%。双流村隧道的贯通,是建设者们直面岩溶、瓦斯、断层等地质难题,顽强拼搏的成果。从智能凿岩台车高效作业,到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精准探测;从BIM技术模拟施工确保工程精准推进,到生态保护同步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中国基建凭借技术创新与绿色理念,成功攻克“蜀道难”的千古难题,将曾经的“不可能”变为现实。这条高铁的建设过程,是对工程技术的极限挑战,更是中国智慧与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。
交通先行,擘画区域协同发展蓝图。渝万高铁一端连接重庆主城都市区,一端连通万州三峡库区,350公里的设计时速将两地通行时间从1.5小时大幅缩短至50分钟。这条“半小时经济圈”的建成,将有力加速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:重庆丰富的科创资源能够沿高铁辐射至库区,万州独特的港口优势也可借助通道反哺主城,沿线区县的文旅资源更是迎来“高铁流量”带来的发展红利。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视角来看,渝万高铁与成渝中线、渝昆等高铁共同织密“轨道上的都市圈”,推动“双核引领、多极支撑”的发展蓝图加速变为现实。
民生为笔,书写人民至上温暖篇章。高铁建设,最终的落脚点始终是人。对于沿线居民而言,渝万高铁不仅是一条便捷的通勤之路,更是一条致富路、幸福路。万州烤鱼、梁平柚、垫江豆花等特色农产品将搭乘“高铁快车”走出深山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;曾经鲜为人知的巴渝古镇、三峡风光将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;异地工作求学的人们从此告别长途跋涉的艰辛。当“诗与远方”变得触手可及,当“城乡距离”悄然缩短,高铁承载的是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彰显的是“发展为了人民”的初心。
向新而行,中国铁路跑出时代速度。从“四纵四横”到“八纵八横”,从曾经的“追赶者”到如今的“领跑者”,中国铁路的每一次跨越,都标注着国家发展的新高度。渝万高铁的稳步推进,正是中国基建快速且稳健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放眼全国,川藏铁路、深中通道、平陆运河等超级工程遍地开花,这些“国之重器”以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的无畏魄力,夯实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。
大道如虹,贯通四方;钢铁巨龙,飞跃山河。渝万高铁的每一次掘进,都在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全新动能;中国铁路的每一寸延伸,都在为民族复兴铺就坚实道路。当高铁呼啸穿过双流村隧道的那一刻,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机械的轰鸣声,更是一个奋进时代的激昂足音,见证着中国在发展征程上的坚定步伐与磅礴力量。
(来源:中国网